中國企業境外安全風險管理
近年來,隨著“走出去”戰略的迅速展開,我國企業在海外進行直接投資、勞務輸出等呈明顯上升趨勢。據商務部數據,2012年1-8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19個國家和地區的2708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76.8億美元,同比增長39.4%;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684.6億美元,同比增長16.2%;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28.2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0.6萬人,8月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85.9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7萬人。
與此同時,由于投資所在當地政治經濟動蕩、社會治安不穩等原因,中國企業面臨著各種直接和間接的安全風險。一些中資企業在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俄羅斯、南非、利比亞、蘇丹、索馬里海域、湄公河水域等地,一再遭洗劫,人身傷亡接連發生,巨額資產化為泡影。商務部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共發生對外投資合作境外安全突發事件65起,同比增長45%。2011年末至2012年初在非洲接連發生的中國工人遭劫持事件至今讓人記憶猶新。2012年8月剛剛發生的贊比亞中資煤礦公司科藍煤礦遭當地數百名工人沖擊,造成中國員工1死4傷的事件更是余波未平。據不完全統計,從2011年起至2012年9月,商務部向海外的中國企業發出安全預警超過200條。而根據外交部和國際專業安保機構的風險評定標準,中石油海外項目所在國中,有28個國家和地區屬高風險和較高風險區域。
2011年8月中旬在商務部、外交部、安全部、國資委四部委聯合舉辦的“"走出去"企業境外風險防控培訓班”上,商務部合作司相關負責人明確指出:“由于國際利益格局復雜多變、各種安全因素相互交織,我們"走出去"面臨的矛盾、問題和沖突日益增多,企業海外經營所面臨的境外安全風險正越來越大,從地震、暴風雪等"天災"到政治動蕩、經濟制裁、投資"潛規則"等"人禍",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給我境外企業和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因此,加強"走出去"企業境外安全風險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據媒體報道,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教授韓忠朝在2012年全國兩會期間也提出:“近年來中國企業投資海外潮高漲,海外利益和經濟社會活動幾乎遍布全球,但如何有效地保護包括中國公民生命安全在內的中國海外利益,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嚴峻問題。” 他認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海外中國人的安全屢屢受到各種威脅,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必將嚴重制約中國的經濟發展,影響國家形象,威脅到國家安全。因此,建立中國海外利益和海外從業人員安全保護體系十分必要和迫切。
從目前各國實踐來看,加強海外投資的安全保衛,政府為企業提供的安保措施,如外交交涉、派駐警察部隊等等,始終存在較高的政治、經濟成本風險,特別是對一些事件如處理不當,很容易轉換為外交事件;而到海外投資企業自身的做法,很多時候限于與當地政府、警察、民間團體建立良好的聯系。
實際上,通過民營保安公司提供服務的辦法開展海外安保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西方發達國家在安保業經營方面,鼓勵安保企業跨地區、跨國家拓展發展空間。即便是美國,在世界各大洲均有軍事基地的情況下,受國際法規的限制,也不能完全保障本國利益的海外安全。在這種情況下,各種“安保公司”應運而生,其中的相當部分承接海外任務比如美國“黑水”、“德陽”等安保公司。黑水公司是美國一家私人安保公司,1997年成立之初只有美國海軍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的幾名退役軍人,“911”事件后發展迅速,現在己成為美國最大的私人安保公司之一。黑水公司除了協助美軍進行物資運送外,很重要的一部分業務就是為參與伊拉克重建的私人企業等提供安保服務。此類安保公司,基本上都是以民營的身份出現的,國家、企業,甚至個人均能雇傭其進行護衛、安保、軍事培訓等行為。美國還在英國、法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數千個安保公司。
據媒體報道,2012年初中國工人海外被劫持事件頻繁發生后,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水電董事韓方明在全國兩會上呼吁中國企業“走出去”應加強國家政治風險評估。認為需要探討“建立中國的黑水公司”。“應該探討這樣的準軍事安保公司運作機制,并適時建議政府允許合資公司設立,嘗試為高風險地區的中方駐外機構和企業提供安保服務。”
目前,國內已經具備了辦好海外安保公司的初步條件:可以借鑒國內二、三十年來的辦保經驗,尤其是在外資、合資企業里的承擔安保工作的實踐經驗;可以借鑒國際安保模式,組建合乎國際要求的安保公司;我國已有個別安保公司先行在海外試運行經營,只需拓寬領域,不算創舉;我國沿海沿邊開放口岸,已在“港口設施安保”上做出了合乎國際要求的努力,且已完善了“港口設施安保”所需的多種法規(如《港口設施安保規則》之類),得到國際商界、航運界公認的好評,現正向“全港安保”以至向“供應鏈安保”(從始發港到中途停泊港到目的地的全程安保)方向發展;我們已有海外維和、海上緝私、海洋防盜的豐富經驗,有了相應的人才儲備,也有足夠的財力、物力、技術、智力作支撐,開展海外安保已具備一定的條件基礎。
對于民營安保公司在海外投資安保服務中的作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原校長孫中國少將認為,不僅僅是從“保鏢”“保安”的角度來看,更應該提倡發揮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與當地社區民眾和諧相處。其中,作為在當地獲取收益的企業,回饋社區、重視環保等等體現社會責任的行為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會對企業實現安保目標提供良好的客觀條件。(本文作者是華衛國際安全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戚魯巖)
TAG: